社交电商贝店找500家厂牌启动新制造

-->

回想起去年双11的火爆情形,MissFace站外运营负责人庞宇婷记忆犹新——零点刚过,后台的订单数据不断飙涨,MissFace位于杭州、广州、上虞三地的工厂不得不加班加点进行生产,所有员工加班到凌晨,没有一个回家。

双11这场仗打下来,MissFace取得了不错的销量,但有一个问题也越发突出:电商的销量严重依赖活动投入。前期广告铺垫、种草笔记烘托氛围、达人分享……对一个国产护肤品牌来说,要想在海量的化妆品搜索结果中脱颖而出,随之而来的是居高不下的营销成本,最终的投资回报并不理想。

今年双11, MissFace决定换个玩法:不再把大部分资源划到传统电商平台,而是交给了社交电商平台。

2018年,社交电商风口崛起。与传统电商不同,以社交为核心属性的社交电商,依托微信生态提供的低成本裂变机会,以低获客成本带来用户的裂变式增长。为了开拓新的消费场景、更贴近用户,MissFace找上了贝店

庞宇婷说,合作之初,MissFace带着样品去贝店交流,和相关工作人员针对产品是否优质、能否达到顾客所需、能否达到极致性价比等细节进行逐个讨论,最终敲定上架产品。

10个月的合作下来,贝店带给MissFace最大改变的,不仅是销量的提升,更是对过去新品设计、研发流程的重新改造。

过去传统运营模式下,MissFace的产品主要靠员工内测,产品定位往往是根据市场行情人员集中预判,提前吸取实际用户的需求,再根据方向改良,最后通过上架后的销售情况来判断是否真正符合用户需求。但与贝店合作后,每次产品大规模生产前,MissFace通过贝店组织在美妆销售方面头部店主和KOL(意见领袖)进行免费试用,搜集真实使用感受,再结合贝店的大数据分析和 KOL群体的建议,对产品进行改进。

庞宇婷举例说,消费者关注面膜,一是注重嘴唇开口,二是精华液的多少。MissFace一款面膜在前期试用中,不少店主反馈开口太小,最终MissFace在产品正式上线前做了改善。再如,根据社群用户的反馈,MissFace研发师专门调制具有季节针对性的护肤产品。

“这些都只有社交电商才能做到。”庞宇婷说,这一模式大大减少了MissFace自身的人力成本和产品讨论的时间,并且得到了更加真实有效的用户反馈和需求。也正因如此,MissFace变得更容易击中消费者痛点,从而提高爆款几率。

2019年初,MissFace与贝店方面选择了一款补水面膜作为爆款日的主推产品。为了完成活动的预计销售目标,贝店组织了一批头部店主来到MissFace杭州生产工厂实地考察。其间,有的店主对自己担忧的原材料质量和生产车间的环境进行拍照取证,方便后期为粉丝进行介绍,有的店主则直接开始了实地直播

贝店的分享模式中叠加了社群营销和 KOL营销模式,通过对众多 KOL 的社群管理,实现信息的第一次传播;然后经过实地调研,这些 KOL们对于自己将要推广的产品有了详细的认知,通过微信群、直播平台等进行信息二级传播。这些 KOL 与自己的私域流量之间往往已经形成成熟的信任机制,因而更容易取得较高的转化率。据介绍,经过贝店的宣传,MissFace与贝店合作的首款面膜当日的销量突破10万盒,销售额近200万。

工厂有货,平台有消费者;工厂擅生产,平台擅运营;工厂谋改进,平台有数据。工厂与新型社交电商平台的优势互补格局逐渐显现。

庞宇婷打了个比方,社交电商就像是有着亲睦邻里关系的四合院,带有信任感,有温度,通过分享能够影响到最感兴趣的那群人;而传统电商像住宅小区,可能往往是“我连我对面的邻居是谁都不知道”。

像MissFace一样,越来越多的传统工厂和品牌开始在社交电商平台上寻找新机遇。为了帮助更多工厂转型升级,在2019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,贝店启动“新制造—厂牌500”计划,宣布在3年内,为入选的500家工厂提供流量、运营思路、数据分析、C2M反向定制、品牌口碑打造、用户供需模型建立等一系列支持,助力其实现千万级以上年销售额。

MissFace品牌负责人透露,近期正在与贝店洽谈加入“厂牌 500 计划”事宜,希望能够借助贝店开拓新的社交营销渠道, 谋求新的品牌销量增长点。

“不少传统工厂面临着市场竞争对手渐多的挑战,但光靠传统渠道往往有局限性,仅凭自己力量做出成功转型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。‘新制造—厂牌500’对我们来说,是一个新的契机。”庞宇婷说。


来源丨第一财经

作者丨冬晔

转载文章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| 当前页面:赤灵兔丨新商业综合服务平台 » 社交电商贝店找500家厂牌启动新制造

评论